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诸儒为刘恺 汉 · 无名氏
 押阳韵
华峤《后汉书》曰:刘恺太常。论议常引正大义。诸儒为之语曰:
难经伉伉。刘太常(○《类聚》四十九。《白帖》七十四。《御览》二百二十八。《诗纪》九作刘太常。)
上书请宥刘恺永元十年 东汉 · 贾逵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一
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
窃见居巢侯刘般嗣子恺,素行孝友,谦逊洁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
有司不愿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成含弘之化。
前世扶阳侯韦玄成,近有陵阳侯丁鸿、𫑡侯邓彪,并以高行洁身辞爵,未闻贬削,而皆登三事。
今恺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后汉·刘恺传》)
听刘宪嗣爵诏(十年) 东汉 · 汉和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居巢侯刘般嗣子恺,当袭般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宪,遁亡七年,所守弥笃。
盖王法崇善,成人之美。
其听宪嗣爵。
遭事之宜,后不得以为比(《后汉·刘恺传》)
牧守宜同服制议 东汉 · 刘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七
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
刺史一州之表,二千石千里之师,职在辨章百姓,宣美风俗,尤宜尊重典礼,以身先之。
而议者不寻其端,至于牧守则云不宜,是犹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后汉·刘恺传》)
臧吏不得禁锢子孙议 东汉 · 刘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七
《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入于善也。
尚书》曰:「上刑挟轻,下刑挟重」。
如令使臧吏禁锢子孙,以轻从重,惧及善人,非先王详刑之意也(《后汉·刘恺传》)
刘恺永初元年 东汉 · 陈忠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二
臣闻三公上则台阶,下象山岳,股肱元首,鼎足居职,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遭烈风不迷,遇迅雨不惑,位莫重焉。
而今上司缺职,未议其人。
臣窃差次诸卿,考合众议,咸称太常朱伥、少府荀迁。
臣父宠,前忝司空、迁并为掾属,具知其能。
能说经书,而用心褊狭,迁严毅刚直,而薄于艺文。
伏见前司徒刘恺,沈重渊懿,道德博备,克让爵士,致祚弱弟,躬浮云之志,兼浩然之气,频历二司,举动得礼。
以疾致仕,侧身里巷,处约思纯,进退有度,百僚景式,海内归怀。
往者孔光、师丹,近世邓彪、张酺,皆去宰相,复序上司。
诚宜简练卓异,以厌众望(《后汉·刘恺传》)
季汉辅臣赞 其一 昭烈皇帝 蜀汉 · 杨戏
四言诗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二
文王歌德,武王歌兴,夫命世之主,树身行道,非唯一时,亦由开基植绪,光于来世者也。自我中汉之末,王纲弃柄,雄豪并起,役殷难结,生人涂地。于是世主感而虑之,初自燕、代则仁声洽著,行自齐、鲁则英风播流,寄业荆、则臣主归心,顾援吴、越则贤愚赖风,奋威巴、蜀则万里肃震,厉师庸、汉则元寇敛迹,故能承高祖之始兆,复皇汉之宗祀也。然而奸凶怼险,天征未加,犹孟津之翔师,复须战于鸣条也。天禄有终,奄忽不豫。虽摄归一统,万国合从者,当时俊乂扶携翼戴,明德之所怀致也,盖济济有可观焉。遂乃并述休风,动于后听,其辞曰:
皇帝遗植,爰滋八方。
别自中山,灵精是钟。
顺期挺生,杰起龙骧。
始于燕、代伯豫君荆。
吴、越凭赖,望风请盟。
挟巴跨蜀,庸汉以并。
乾坤复秩,宗祀惟宁。
蹑基履迹,播德芳声。
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王光禄太常让表 南梁 · 陆倕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三
昔者楚德方盛,孙叔濯衣,汉道克隆,王阳结绶,故拜命无辞,受爵不让。
宗卿清重,历选所难,汉晋以降,莫非素范,辞爵则桓郁张奋,让封则丁鸿刘恺潘尼之文雅深纯,华表之从容退默,自此迄兹,风流继轨,以臣况之,曾无等级(《艺文类聚》四十九,《初学记》十二、《御览》二百二十八。)
重九日偕少怀心两兄登大云山寄怀伯豫大兄 清 · 金和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又插茱萸节序新,故乡回首怅风尘。
江山望远穷千里,兄弟登高少一人。
好景依然同去岁,归期相约在明春。
南来屈指重携手,菊酒同倾介寿频。
刘恺丁鸿孰贤论1061年8月17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历代名贤确论》卷五○、《文编》卷三二、《四续古文奇赏》卷一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子之为善,非特以适己自便而已。
其取于人也,必度其人之可以与我也。
其予人也,必度其人之可以受于我也。
我可以取之,而其人不可以与我,君子不取。
我可以予之,而其人不可受,君子不予。
既为己虑之,又为人谋之,取之必可予,予之必可受。
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是亦去小人无几耳。
东汉刘恺让其弟封而诏听之。
丁鸿亦以阳狂让其弟,而其友人鲍骏责之以义。
鸿乃就封。
其始,自以为义而行之,其终也,知其不义而复之。
以其能复之,知其始之所行非诈也,此范氏之所以贤鸿而下也。
其论称太伯、伯夷未始有其让也。
太伯称至德,伯夷称贤人。
及后世徇其名而昧其致,于是诡激之行兴矣。
刘恺之徒让其弟,使弟受非服而己受其名,不已过乎?
丁鸿之心,主于忠爱,何其终悟而从义也。
范氏之所贤者,固已得之矣,而其未尽者,请得毕其说。
夫先王之制,立长所以明宗明宗所以防乱,非有意私其长而沮其少也。
天子与诸侯皆有太祖,其有天下、有一国,皆受之太祖,而非己之所得专有也。
天子不敢以其太祖之天下与人,诸侯不敢以其太祖之国与人,天下之通义也。
刘恺、丁鸿之国,不知二子所自致耶,将亦受之其先祖耶?
受之其先祖,而传之于所不当立之人,虽其弟之亲,与涂人均耳。
吴太伯、伯夷,非所以为法也,太伯将以成周之王业,而伯夷将以训天下之让,而为是诡时特异之行,皆非所以为法也。
刘恺举国而让其弟,非独使弟受非服之为过也,将以坏先王防乱之法,轻其先祖之国,而独为是非常之行,考之以礼,绳之以法,而恺之罪大矣。
然汉世士大夫多以此为名者,顺、桓、灵之世,士皆反道矫情,以盗一时之名。
盖其弊始于西汉之世。
韦玄成以侯让其兄,而为世主所贤,天下高之,故渐以成俗。
履常而蹈易者,世以为无能而摈之。
丁鸿之复于中道,尤可以深嘉而屡叹也。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四
闻古之常铨。
今之大宝。
或籍地因势。
或经德自身。
或礼乐国工。
或词学时秀。
或贵盛终吉。
或等祀老成。
或广孝闻家。
或纳忠刑国。
有一于是。
则百斯庆。
书于牍。
大其闻。
矧乃总集高曾。
备致昆弟。
悉数以周称。
同原而合流。
息女择于贤夫。
允子训于良冶。
首止光宠。
出入震耀。
若此表里者矣。
府君姓刘氏
讳知柔
字某
彭城人也。
其先府君母弟银青光禄大夫左常侍崇文馆学士修国史子元
按史谍推之。
楚孝王嚣之后。
粤若伯豫谈经。
景瑜志学。
令言颖迈。
王乔名理。
回仁之抚接。
内使之节义。
是以嗣前人。
食旧德。
鼓簧史传。
柱石邦家。
其来远矣。
高祖魏骠骑大将军北州刺史府君谥曰懿
曾祖齐散骑常侍文林学士府君
朝散大夫陈留县长元府君
宋州司马徐州刺史藏器府君
莫不都长忠方。
简质贞亮。
业行优绝。
政理殊尤。
府君稚节一成。
立年博达。
典学为海。
懿文为林。
镇重为山。
幽静为谷。
清淡事约。
言遣理深。
谦常后身。
俭不逼下。
至若仪形硕伟。
风神散逸。
立若尸祭。
坐若肃宾。
认金不争。
阙马引罪。
公庭绝于私议。
虚室造于元门。
远遗之观物则名。
颜子之问一知十。
无以过也。
尝以为权略多舋。
皦察不祥。
和令乃私。
静胜而言。
立莫神怨。
行莫人诛。
固能陈无兵。
火无爇。
变夺物性。
集福根。
然后至精启纯。
全德居厚。
崇化务俗。
树德垂声可也。
识者以为张华茂才
荀彧远略。
虽曰王佐。
则无天年。
府君二者兼之。
一言得矣。
观艺知巧。
睹叶知秋。
吉禄大来。
寿考休佑。
吾无间然矣。
逮计考甲科。
薄游异迹。
宅忧殆灭。
有命从师。
辞爵庐坟。
受锡表阙。
党锢光复。
佐职艰贞。
历荆府司马。
史氏详矣。
自皇运启圣。
清途授德。
典国冑。
司人曹。
司业
侍读
渐也。
府君雅仗忠公。
固拒权宠。
耻或趋贵。
哲不易方。
出荆府长史
户部
徙同宋二州扬益二府
淮南廉察
山东巡抚
银青光禄大夫
进爵彭城侯
大府有四。
公居其三。
要辖有三。
公提其两。
冢卿有九。
公自属国二年。
尚书有六。
公以司空十载。
分爵有五。
公当侯伯之荣。
居守有一。
公兼宗祏之寄。
巡使有十。
公兼东土之俗。
疑辅有三。
公首储宫之傅。
至于仁以养之。
义以行之。
慎宪以恤人。
辟土以祈谷。
制曰。
黄霸之奉法循理。
锡以高车。
郭贺之惠化仁明。
加其冕服。
至于发贮赈施。
书板赋财。
巳击单于
平水土
制曰。
出膺贤守。
则郡国循良。
入侯名臣。
则衣冠准的。
俾迁荣于北斗。
宜作范于南宫。
夫如是。
有足以论道经邦。
助天开化
增河海之渥泽。
近日月之景光。
府君止足发衷。
辞满得地。
终让八座。
还忌三旌。
圣上录德序功。
养老怀旧。
就成颐摄。
留连閒旷。
制曰。
储贰
聿求宾客
允兹懋官。
惟尔崇德
府君固乞骸骨。
退守田园。
恩命如第。
尚给全禄。
呜呼。
日有昃。
岁有除。
泽藏山风振海。
矧伊人也。
矧伊人也。
春秋七十有五。
开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
遇疾薨于东都康俗里之私第。
皇情震悼。
追褒荐及。
制曰。
簪缨旧德。
桢干通才。
清以立身。
俭而率下。
出入三署。
绸缪两宫。
曾不慭遗。
奄然丧逝。
言念遗老。
恻悼于怀。
宜宠赠章。
式旌泉壤。
赠太子少保
物二百段。
米粟各二百石。
葬日官供幔幕手力等。
太常考行。
谥曰文
以某年月日。
葬于河南府缑氏县文山原。
礼也。
府君昔在平日。
深戒厚葬。
祖载服用。
子婿黄门侍郎宗子皓所营。
奉祠子某官某等。
追惟先志。
临穴长号。
谨以焚之。
殆无遗者。
尚曰。
史册者扬乎名。
碑版者纪于迹。
今愿抒哀敬。
却樵苏。
发颂声。
彰末嗣。
曰唯唯。
敢不十一千百焉。
其词曰。
汉起沛。
楚封徐。
代则九。
庆实馀。
惟英秀。
粤卓荦。
惣文史。
张礼乐。
谏而尊。
道而胜。
集百禄。
周称。
贵自取。
荣可荣。
弟紫绶。
婿黄门
始孝思。
后忠烈。
历中外。
备名节。
岁弥长。
声更扬。
隐属国。
老文昌。
怀远图。
忌太盛。
谢人爵。
委天命。
月有亏。
日有昃。
皇恩动。
物情恻。
猗孝子。
奉惟训。
服用薄。
哀荣顺。
布史简。
继碑石。
名教开
名激
刘恺丁鸿孰贤论1061年8月17日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栾城应诏集》卷一一、《历代名贤确论》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天下之让三:有不若之让,有相援之让,有无故之让。
让者,天下之大功大善也。
然而至于无故之让,则圣人深疾而排之,以为此奸人之所以盗名于暗世者也。
昔者公族穆子之让韩起范宣子之让智伯,宣子、穆子中心诚有以愧于彼二人也,是不若之让也。
舜之命禹也,让于皋陶
其命益也,让于朱虎、熊罴。
皋陶之不能当禹之任,朱虎、熊罴之不能办益之事,亦已明矣,然犹让焉者,此所谓相援之让也。
夫使天下之人皆能让其所不及,则贤材在位而贤不肖不争;
皆能让以相援,则君子以类升,而小人不能间。
此二者,天下之大善也。
然而至于无故之让,则天下之大不善也。
东汉之衰,丁鸿、邓、刘此三人者,皆当袭父爵而以让其弟,非是先君之命,非有嫡庶之别,而徒让焉,以自高于世俗,世之君子从而讥之。
然此三人者之中,犹有优劣焉。
刘、邓让而不反,以遂其非;
丁鸿让而不终,听其友人鲍骏之言而卒就国。
鸿之所以优于刘、邓也。
且夫闻天下之有让,而欲窃取其名以自高其身,以邀望天下之大利者,刘恺之心也;
闻天下之让而窃慕之,而不知其不同,以陷于不义者,丁鸿之心也。
推其心而定其罪,则在可戮,而鸿为可恕。
此真伪之辨也,贤愚可以见矣!
范晔曰:「太伯、伯夷未始有其让也,故太伯称至德,伯夷称贤人。
末世徇其名而昧其致,则诡激之行兴矣」!
若夫邓彪、刘让其弟以取义,使弟受非服,而己受其名,不已过乎!
夫君子之立言,非以茍显其理,将以启天下之未悟者;
立行非以茍显其身,将以教天下之未动者。
言行之所开塞,可无慎乎?
丁鸿之心主乎忠爱,何其终悟而从义也,异乎二子之徇名者也。
嗟夫,世之邪僻之人,盗天下之大利,自以为人莫吾察,而不知君子之论有以见之,故为国者不可以不贵君子之论也!
劝兄弟 其三 元 · 陈樵
五言绝句 押真韵
何苦毫釐较,当思手足亲。
丁鸿刘恺,让国是何人。
寿李教授侠庐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鸠筇待续清游,胜境难忘,葛岭烟霞严濑月;
凤纸频宣忠悃,前修可企,稼轩词句放翁诗。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李雄(1904,一作1905——1978),号侠庐浙江缙云人1926年浙江金华县宣传部长,1929年夏入中国公学大学部,不久转中央大学政治系。1946年5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8月兼任监院门委员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5月福建省党部主任委员职。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 1949年10月台湾,续任台湾当局“国大代表”;12月任行政院专科学校教授训导主任,并先后历任或兼任法商学院、政工干部学校、军法学校、东吴大学、中国文化学院、政治大学与台湾大学教授1950年11月任“监察院”参事1956年任“考试院职位分类计划委员会”主任秘书1958年5月任“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1975年6月退休。1978年8月27日病逝。著有《五权宪法之研究》《三民主义辞典》《侠庐五七言集附长短句》等。
李雄有词《藏山阁题咏 望海潮》(《楚望楼诗文集》388页)。成惕轩有骈文《侠庐诗序》(《楚望楼诗文集》475页)。
筇[qióng]:一种,实心,节高,宜于作拐杖。鸠筇即鸠杖之意。
葛岭:山名。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相传晋葛洪曾在此炼丹,故名。参阅《浙江通志·山川》。
严濑:即严陵濑。清陈维崧《醉蓬莱·感遇》词之二:“磻溪严濑,千古同垂钓。”参见“严陵濑”。
凤纸:古代名纸。帝王用纸,上绘有金凤,故名“凤纸”。
忠悃(kǔn):忠诚明张居正:“随又节奉圣谕……赐元辅居正银五十两,纻丝四表里,以示朕嘉奖忠悃之意。”
前修:古代有品德的人。 出自屈原《离骚》:“謇吾法乎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后汉书三九刘恺传:“今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注:“前修,前贤也。”
稼轩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放翁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